林子琦 Chi / 台灣微軟 社群經理、CMX Taiwan Community Leader
職涯路徑
大學都在跑活動,既然那麼喜歡,那就繼續做吧!
畢業後先進入代理商擔任專案執行,包括整合行銷公司、展覽公司及公關公司;後進入品牌端,在104人力銀行工作時開始接觸社群活動及CMX 給社群經理的社群,並先後成為DIT Startup和微軟擔任社群經理。
前半段職涯在做活動和奠定辦活動的基礎,後半段才開始經營社群。
在代理商(Agency)和品牌端(In-house)辦活動的差異
|代理商|
|品牌端|
為什麼在企業是做社群?社群經理的工作是什麼?跟小編一樣嗎?
因為企業要真的凝聚一群人(也就是粉絲),而社群經理就是負責"經營這群人",再透過這群人讓品牌被更多人看見。社群經理也會經營線上社群平台,但只是工作的一部份。
以CMX 給社群經理的社群為例,經營社群的方式有以下4點:
單純辦活動和經營社群的差異
辦活動的目標是"一次吸引最多的人";而經營社群則是"累積出忠實鐵粉"。
複製成功創造社群的活動形式,就能創造出自己的社群嗎?
不能,因為你要凝聚的人個性、喜好都不一樣。
總結
社群經理的工作就是:你想創造怎樣的社群樣貌→設計活動體驗→想辦法找到或培養社群的核心鐵粉→擴散、延伸更多效益→一直優化、一直辦下去
建議活動人要做的事
推薦學習資源
Q&A
大學時期都在辦活動,沒特別修什麼課。台北有很多活動和課程(CTPS解決問題理論與實務)可以多參加、非台北人可上線上課程。
剪輯或文案都是畢業後自學,並不斷創造可以練習的場景,比如直接開粉專、IG帳號,不一定要有人看,就是單純練習。
先認識這群正在做線下社群的人,讓自己進到這社群,並主動參與相關活動、聚會,除了可跟他們一起學習外,也能直接得到很多工作機會
我沒有實習過,但推薦實習,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找自己可能有興趣、對方也願意教你的實習。
沒錯,成效很重要,能把具體的成長率或成果表現出來。可以整理作品集、簡單架個網站或粉專整理。準備好一份就可以一直用。
參加社群活動,主動地釋出善意認識人,真心交朋友,練習在社群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陰德。
有實習機會可以去試試看,我本人是沒有,但如果有好機會可以去爭取。
因為進去之後發現公司文化並不是自己喜歡的風格。
我評估方式很簡單:1. 自己工作是開心的嗎?2.是否有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3.未來是否有發展性(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方向)
真心的交朋友,沒事多吃飯多聚會,朋友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就想盡辦法幫忙,真心地和朋友相處真的很重要,我自己是非常珍惜這些緣分,所以定期就會當個主揪揪大家約起來,後來到 CMX 認識一群更需要朋友的人,真心的相處真的會讓你的人脈都變資產。
像我說的,要看你的目標是什麼?
我個人偏向先在代理商磨基本功,累積經驗和作品,再往品牌端發展。(我很多朋友也是這樣的職涯經驗)
大部分品牌端的行銷會需要「有工作經驗」,因為他們多需要即戰力,很難有比較多時間教,代理商相對門檻比較低一些,也是入門的機會,能在代理商磨好再把經驗到品牌端發揮,就能在品牌端工作快速上手,也比較能同理代理商.
要啊XD代理商就要看你接多少客戶做多少案子,這些是公司的命脈。
品牌端行銷,可能不見得直接對應到業績,但還是會看業績是否因為行銷而成長,沒有就代表你的行銷做得不好或不符合市場。
詳細活動內容,請參考:職業窺探:關於活動策展人的那些事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