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sa / 德國Accenture Consulting 企業顧問
畢業於台大會計研究所,並在2016年就讀台大研究所期間至義大利米蘭Bocconi University交換,結束後到丹麥哥本哈根新創公司 swipx 實習,從丹麥回台灣後在 Microsoft 實習,接著搬到德國斯圖加特 Mercedes Benz 的總部實習,目前落腳在德國慕尼黑 Accenture Consulting 擔任企業顧問,服務的企業客戶主要為 Fortune Global 500。
在佈告欄上閱讀Alisa 的文章: @Alyssa
最新文章:德國工作的五大優點 — 為什麼要遠赴德國工作?Part 1 關於簽證
職涯過程
在台大就讀研究所期間到義大利米蘭交換,開始想到歐洲工作。透過Graduateland找到丹麥實習,開啟第一次在歐洲工作的經驗,並因緣際會下認識賓士創新部門的上司。後來為了得到MBA學位,賓士的主管也同意一年後再開始實習,就決定先回台灣邊完成畢業論文邊在微軟實習,一年後再回到德國賓士創新部門Lab1886實習,此時決定留在德國長居。
為什麼選擇到德國工作?
德國產業發展和企業概覽
德國各大城市都有自己強勢的企業,不似大部分歐洲國家多只著重於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
在德國找工作的方式
1. 保留學籍去實習,或利用交換的機會:找那些需要很貴學費才能去的學校,去了之後認真做社交
2. 準備好履歷親自參加相關徵才活動:Berlin Talent Summit|TalentSpace、Symposium、new.New Festival、connecticum、Meetups
3. 隨時更新專業社交平台Profile
LinkedIn:開付費功能,每天會推播適合職缺,很有獵頭會直接私訊你,有興趣的話就問他Job Description,盡快聯絡電話面試(當天就回覆!),找工作的時候時間點很重要
Xing:德國當地常用,但職缺以德文描述居多
4. 投履歷申請實習與工作管道
常見問題及心態準備
你要先在國外建立一個生活圈,才不會在國外就要依賴另一半。自己決定自己的路。
Q&A
1. 根據你們的觀察,COVID-19對德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目前的就業市場、工作機會以及後續可能的影響?在歐洲會遇到對華人的歧視嗎?
Alisa:工作機會有影響,很多職缺原本是開的但現在都關了。今年海外很難找工作,不是來歐洲唸書或工作的好時機。
對華人有歧視的人只會在路上遇到,不會出現在日常的生活圈裡,而且有時候是自己放大的被歧視的感覺,他們只是對你不了解。怕被歧視就很容易放大這種情緒,會很不開心。
以前我不是很在意是否融入和學習語言,因為不會久待。但開始要長居在德國時就會在意,會感到不開心是因為把自己當成外國人,想久待的話就要改變心態,可以想想自己待在這裡的目的,在海外工作的目的是甚麼?
若要在國外久待,需要內心的平靜,剛來的時候會有蜜月期,不管怎樣都很興奮,但蜜月期過了就要面對自己。
Ryan:今年都不好找工作,而且工作型態改變,改成線上後效率變低、工作時間變長。法國正職難找是因為每個公司都雇用很多實習生。
只有沒教養的人才會歧視你,我很少遇到歧視。顯性歧視很少見,隱性歧視有但要看你多敏感。
2. 想請問講者們認為甚麼樣的能力是對於要去歐洲讀書和工作的人所具備的?
Alisa:一定要具備跟自己相處的能力。來歐洲後我更瞭解自已,以前其實沒特別在意心理健康,但來了這邊以後,因為家人朋友都在台灣,所以一定建立心理健康程度的安全網,否則可能會被壓力吞噬。
硬實力很容易培養,重要的是軟實力。在社交場合如何自在一點、在社交場合建立自己的Branding,要做到有辦法在德國人們的心中有地位。
Ryan:如果要來歐洲的話,先想像自己在國外發展的藍圖、紀錄想像中的生活,再和有相關經驗者聊天,驗證生活跟你想像的一不一樣。若經濟、時間允許的話先去當地待一下看自己喜不喜歡。雖然還是有認知失調,但會縮小許多。
詳細活動內容,請參考:窺探歐洲:職場生活和求職技巧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