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u-Fu Chen / Project Manager 個人經歷簡介
Who am I?
- 清大外語系畢業
- 學生時期遇到的瓶頸
- 大家的煩惱差不多,但選擇是自己的
- 對主修學科並無熱情(或找不到跟未來現實的連結)>>交換學生計畫可以擴展人生經驗和獲得短暫逃避的機會
- 對未來迷惘>>讀研究所或找工作
- 從學校獲得什麼?
- 學校的課對我的未來有幫助嗎?面對功利主義的社會,學習文科的實用性在哪呢?而大學又是職前訓練班嗎?
- 雖然對外語系的課程不全然有興趣,但其中的語言學、部分文學及在口說和寫作上的英語訓練對我來說還是有些幫助
- 建議在選課前先思考為何要學並訂目標
Why am I here?
- 試錯:第一份工作擔任國外業務,後來在試用期過後就離開了,也不再找業務相關工作,因為覺得不適合自己,但後來理解到並不是自己不好,而是每個公司的文化和需求都不一樣
- 從興趣與專業找到優勢切入點,以科技業來說,要具備喜新厭舊的特質,因為科技業會不斷推出新的科技產品及服務搶攻市場
- 曾擔任的職位與專案
- 伺服器產品管理(B2B):擔任PM做跨部門的協調
- 智慧型手機專案管理:依照產品經理的需求,做全球手機SKU分配、區域客製產品;依銷售地區需求製作物料清單
- 手機維修程序管理:產線資源規劃(人機料法環)
How can I get there?
- 計劃做好但不需做滿,擁抱人生的每個危機
- 履歷可以嘗試用STAR法則寫: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
- PM需要學習以下的硬實力:
- Project Pitching
- Project Scheduling:時間排程
- Work Breakdown:將大工作切分成小工作
- Cost & Budget Control
- Risk Management
- Data Analysis:用數據分析Pros & Cons
- Business Sense
TAKEWAY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
- Because if the decisions you make about where you invest your blood, sweat, and tears are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person you aspire to be, you'll never become that person.
- If you want to help other people, be a manager.

查理 / 美商雲端科技業 商務開發 個人經歷簡介
一、外文系如何跨領域
- 背景簡介:目前在上海AWS擔任商務拓展管培生,過去就讀交大外文輔管科,以及台大商學研究所。
- 學生時期可善用的跨領域資源包括:雙輔、學程、研究所、商競、實習、培訓
- 職涯規畫三大步驟:設定目標、分析所需能力、累積能力經驗
以下以個人規劃作舉例。
- 目標:國際品牌經理
- 所需能力:商管知識、外語能力、 行銷經驗、產業經驗;此外,品牌經理會接觸到代理商、通路和媒體。
- 累積能力經驗:開始累積上述所需能力,商管知識的運用學校學術資源來獲得,包括雙輔、學程、研究所;外語能力除了英文之外,也學習第二外語—日文,並為了加強日文能力,到日本東北大學暑期交換、日本打工換宿以及到早稻田商科研究所交換;行銷經驗則透過商業競賽獲取;產業經驗則考量到品牌經理會接觸到的三個面向,分別找了代理商、通路和媒體的相關實習。
- 總結
- 以終為始,多多嘗試
- 經歷不在多,在你投入多少
- 溝通、邏輯是跨產業皆需的能力
- 有時候不會一步到達最終目標,但你會在過程中發現新的路徑
- 可以難過失落但要檢討並向前
- 企業不是找最強的,而是最合的!(沒上並不是你不好!)
二、科技業BD做什麼
- 為何選科技業DB
- 業務是科技業的主導部門
- 接觸大量產業及公司
- 跨部門合作機會多
- 挖掘客戶需求的能力,所有產業皆需
- 工作內容
- BD需要的心理建設
- 被拒絕的勇氣
- 客戶沒有下班時間、不能被業績打敗、不要被客戶影響情緒
- 外商科技公司文化
- 看結果,不看過程
- 工作時間自己決定
- 1 on 1:定期跟老闆聊目前遇到的狀況和想做的事
三、現在可以如何準備
- 科技業業務重視特質
- 人格特質(★★★★★):如積極態度、願意與人互動、團隊合作、領導力、誠信等,可透過社團活動、商業競賽、實習經驗等課外活動累積。
- 溝通&學習能力(★★★★★):要懂得傾聽客戶需求。
- 業務經驗(★★★):可找相關實習來累積。
- 產業知識(★★):以新鮮人來說,相對沒那麼重要,以學習能力為主。
- 專業技術(★):不需具備資工或寫程式經驗,但若有基本了解,有助於跟客戶溝通;外商專業分工,會有專業工程師負責技術。
- 相關科系(★):以特質與能力為主要考量,而非是否為相關科系。
- 了解該企業的上下游和合作廠商,並釐清上下游企業中的哪些職位與你的目標職位有合作或對接。
Q&A
- 請問文組想進入科技業,若像剛剛連伺服器、手機製成多久等都不知道,該怎麼準備面試呢?還是這部分可以在工作上再學習呢?
Fu Fu:先想自己要做甚麼職位,如果是新鮮人自己要做好該產業的功課,推薦大家可以看公司年報來了解,其他較艱澀的專業名詞等進入工作再學習即可。
查理:產業或商品知識不一定要在面試前全部了解,大概了解即可,他們面試主要是看軟實力,比如如何和客戶應對進退。通常進去之後會有培訓時間,學習能力在這時候要展現出來。
- 想請問查理,目前查理有經營自己的Instagram 個人品牌,在您的經驗中,這是未來趨勢嘛?什麼時候決定需要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會對自己的職涯有加分嗎?
查理:社群確實是趨勢。學生時期就可開始,只要覺得有東西分享就可以做。我是在工作時才決定要做。至於對職涯是否加分,要看你做的內容和從中學到的東西對未來工作是否有幫助。
- 外商是不是很需要交換的經驗?來證明自己的跨文化溝通經驗呢?
查理:面試過程中不太會問,不一定需要交換來證明,外商看中人格特質、溝通能力。
Fu Fu:同上,之前到美國交換對我的幫助主要是英文口說能力和美國的文化體驗。
- 好奇兩位的work-life balance,請問科技業工作平均一天加班多少,如何調整壓力
Fu Fu:看你專案、產品性質和部門的文化,以及是否出差。如果要進科技業,面試時可以問公司是否需要出差。
查理:外商的上下班時間滿彈性的。
- 如何安排下班後的時間?
查理:做內容、訂目標。下班後花一兩個小時做完目標再休息。
- 非科技業背景想轉職科技業,,如何取得科技業面試機會?感覺因為過往產業不同,在履歷關不容易被選中。
Fu Fu:可以多提到硬實力。
查理:雖然產業不同,但主要還是看你丟的職位所需要的特質和能力,而過去的經驗是否可以展現,或是如何讓自己的能力與現在要做的職業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