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知道哪個是「好點子」或「爛點子」?
三個臭皮匠 勝過諸葛亮
創作沒有人數限制,但一群人一定比一個人更有效率。「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並不是空話,別人的意見可以激發思考,提供不同角度,了解不同角色、身分、背景的人在想甚麼,尋找靈感刺激。
我相信大部分創作者都不希望曲高和寡,就如伯牙都希望覓得知音一樣,獲得別人認同絕對是快樂的事情。所以,多些分享自己的想法,獲取別人意見;即使是批評、攻擊,都可能有幫助,甚至可以激發更好的靈感出現。
「絕世好橋」不是一蹴而就
創作和「追女孩子」一樣 — 急不來。許多人看了不少成功例子,就會有一種誤解 — 「別人都是一次就成功。」即使獲得了許多人的意見,最後結果也可能未如理想,難免使人心灰。
其實,任何成功例子都經歷過無數失敗,才有成功的一刻。Steve Jobs 的 Apple 都經過無數次「進化」,才能成為今天的 iMac。Steve Jobs 也不是獨自家裡閉門造車,就可以想出 iMac 的設計。
成功除了因爲堅持,還來自許多人的意見,再加以改進,才能成為流芳百世的作品。
所以,不論你覺得是「好點子」或「爛點子」,都不要害怕向別人分享。經得起討論、批評的想法更可能磨鍊成「絕世好點子」。
創意=創造?
「絕世好點子」其實不一定要「創造一樣無人做過的事」才能算「有創意」。Steve Jobs 創作出 iMac 也不是沒有電腦的時代,但他的創意卻是世人無容置疑;他沒有創造出電腦,卻創作出更方便、更易於使用的電腦。
在既有資源加以改善,將多樣東西結合、平衡也能創新。就如鉛筆和橡皮擦都是 17 世紀已有的產物,但將橡皮擦放在鉛筆頭上,卻是 18 世紀才有的「劃時代」發明。
兩者簡單的結合,卻一直影響後世,更沿用到今天。
「創作不會一次就成功。」每一條「絕世好點子」背後都有許多失敗品,沒有人會記得你失敗的模樣,只會記住你成功的一刻。所以,不要去限制自己思想界限,盡情發揮你的「靈感禁區」。
本文章發表於:工作。實習。打工心得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