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講座,有工作經驗的學員,很常問我一個問題:
「請問我一定要找到工作才能離職嗎?我不能裸辭嗎?」
(「裸辭」:還沒找到下一份工作,就毅然決然的離職。)
我的回答是:「大部分的狀況下,我並不建議裸辭。」
1. 經濟問題一出現,很難有策略性思考,只想著活下去
生存壓力就會發生,這時候的思考,就開始不夠嚴謹與全面,因為思考重點只留下:「我不管什麼職涯策略、什麼未來,我現在只想要活下去。」
2. 公司的職位風險再大,都沒有市場職缺風險大
公司若真的出現狀況,要資遣你,你至少還有資遣費可以讓自己、活下去,但是若你直接回到市場上求職,那就只能靠自己,求職面試,除了能力,其實一部分也很看緣分,文化的契合、吸引面試官的青睞等;若很不幸地,求職時間拉長,面對人資或是面試官的空窗期問題,只會越來越難回答。
3. 沒有offer/工作 在手的應徵者,總覺得競爭力沒有很夠
有沒有其他offer、有沒有還在工作,其實跟競爭力沒有絕對的正相關,但是人性影響,看到有人搶的商品,總是覺得比較厲害些,所以有些人資與面試官看到你目前沒有工作,若又沒有其他工作offer,就會認為自己是合理推斷:會不會這位應徵者不夠具競爭力?會不會其實沒工作其實是因為能力不夠被資遣?
4. 時間一久,容易開始沒了自信
當求職時間拉長,很容易出現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好,所以找不到工作?」,然後自我批評,自信心開始下降,當你自信下降,往往在面試時,就會讓面試官覺得你是不是能力不夠,所以講話這麼沒自信?導致於被青睞的可能又再降低。
但當你現在有工作,至少心裡會認為,大不了就是留在原本的工作,有這樣的Plan B下,比較不會對應徵、面試過度戰戰兢兢、得失心很重,所以容易看起來比較有自信。
5. 在職場上沒想清楚的問題,裸辭後常常也不會有答案
人是因為生氣、難過,因為同事、因為廠商等人際關係,動了辭職的念頭,因為一口氣難嚥,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先離開再說;若離開始已經是當下想清楚後,最好的解決方式,那沒問題,但是更多人,在A公司出現了人際問題,到了B到了C到了D公司還是有這樣問題,或是,其實經驗老道的人資或是面試官,一聽到你的離職原因,可能就知道其實主要原因是在你身上時,就更無法說服自己錄用你。
或是因為在原本公司找不到熱情,但其實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熱情的工作是什麼,也會很難說服人資或面試官錄取你。
當你只是因為想逃避一個問題而離職,那個問題常常不會自動就被解決,而只是被延後,但它仍然存在。
以下這些人,我認為的確可以思考裸辭這個選項:
1. 當你已經很痛苦,在崩潰邊緣
若再待下去真的已經影響自己的人生、健康、家庭等,甚至危害到自己的職涯或是生涯、價值觀、道德感等,那的確需要一個「暫停鈕」來整理自己的狀況。
2. 確認自己是具有高度競爭力
例如已經透過獵人頭或是有去面試過,有拿到很多職缺邀約,而且有信心,近期產業不會有大變動,自己的競爭力不會因為大環境影響而找不到工作者。
(因為自己有朋友當初信心滿滿裸辭,後來產業大洗牌,大面向的經濟蕭條,導致產業裡,有減無增,找不到自己回去的位置了)
3. 經濟一定不會有壓力的狀況出現
例如父母可以養自己,或是回去接家業等,你已經可以接受並有安排、計畫,裸辭後若真的找不到更好的工作的其他計畫。
4. 計畫自己出來當老闆
已經決定甚至是規劃出來創業,或是建立自我品牌、接案等獨立工作。
5. 不管任何風險,就是想要一個gap year / break (假期)
認為自己急需要讓好好放鬆與休息、好好思考人生思考未來等,即使知道一年後可能找不到工作等風險。
6. 明確的進修學習計畫
明確知道裸辭後,要如何進修、學習,讓自己在裸辭後的時間,競爭力仍然有機會不斷上升。
綜合以上,當一個人面臨生存問題,開始沒自信,不清楚自己的優勢時,很容易出現一個心態:「不管了,現在只要有工作就可以了」
這時候就是更可怕的循環開始,因為每一份工作,其實影響最大的,就是你的上一份工作,這為什麼需要職涯發展的思考,因為每一步,都會影響著你的下一步。
當職涯上走錯一步,你常常要花更多力氣,才能讓自己回到,跟上一步一樣的水準!
所以可以藉由事先思考、做好功課,讓自己每一步都可以有明確的方向,很踏實。
(建議延伸閱讀:10個轉職前要做的事:讓每一份工作,都為你的下一份工作鋪路)
所以在轉職前,你至少要做到的是:
1. 若是因為環境、因為福利的問題
可以參考【1111幸福企業專區】,上面有很多公司的福利介紹,針對自己在意的福利內容找,不要等到錄取了加入後,才發現悔不當初,賠了健康,甚至賠了人生。
2. 若是為了薪資
可以先透過【薪資落點】,分析一下,自己的薪資在這個產業裡,是不是真的被低估了,還是這是產業的常態,只要輸入相關經歷資料,或是已經有1111的履歷,一鍵帶入過往經驗資料,馬上為你分析你的薪資在產業界的落點;但若這個薪資已經是這產業的常態,而你又有期待更好的薪資,這時候可以透過【薪資公秤】,針對職務類型、地區、教育程度、公司規模找相關薪資範圍(參考下圖),幫助你了解未來的薪資發展性,幫助你了解,有哪些職缺、職涯發展方向,符合你對薪資的期許。
3. 若是對自己迷惑、對未來沒了方向
可以到【職涯大師】,裡面有很豐富的資訊與測驗,幫助你找到方向,例如:九大職能星,用心理測驗的概念,找出你的興趣;再搭配【職務大辭典】讓你知道,其實還有很多工作類型可以思考。
若是新鮮人甚至大學生,可以使用【Holland學職涯探索】,更了解自己的人格,找到興趣、找到職業方向。
各種轉職相關議題,都可以在「1111轉職薪人生」(https://www.1111transfer.com.tw)的網頁中找到解答,更可以獲得以上分享的網頁連結喔!
(建議延伸閱讀:#人生 #職涯 該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1111轉職網站:https://www.1111transfer.com.tw/
1111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1111jobbank
-----
每個轉職,做好功課,好好思考,讓每個轉職都是加分、透過轉職,越來越靠近自己想的工作或生活!
(圖片來源)
本文章發表於:工作。實習。打工心得
© blink.com.tw